

11月25日,普陀区2025年协商民主学生实践体验基地成果展示汇报会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来自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曹杨中学等学校的10个学生团队现场展示了各自的调研成果。调研主题聚焦社会热点与前沿领域,关注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儿童友好型商圈建设等议题。成果展示方式生动多元,多个学生团队以角色演绎与PPT宣讲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调研背景、现状与建议。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的学生团队提交了一份《关于健全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育体系的建议》。团队指导教师卢雨欣介绍,成员们出于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普遍希望能在学校接受相关系统教育,因而将关注点投向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现状。
为此,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展开调研,发现目前上海市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存在几大问题:课程开设率偏低,内容设计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队伍存在专业知识缺口,发展体系尚待健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硬件设施购置成本较高。
团队成员张艾萌同学表示,这次调研也是一次将思政课堂融入实践的生动体验,让同学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关于进一步推动普陀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则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该提案的选题来源与团队成员封周扬帆同学的个人经历有关。她介绍,在为家中长辈配备了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后,他们的生活便捷度有所提高。在了解到同学们对于智慧养老领域的关注后,团队指导教师管云峰建议将关注视角拓展到普陀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因此,该团队通过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发放问卷、访谈,以及走访居委会、养老机构等方式了解情况,发现相关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专业复合型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部分智能产品操作复杂、功能冗余,部分老年人对智能产品“不敢用、不会用”等问题,并从政策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章瑛在点评环节表示,调研成果既展现出同学们扎实的调研能力与严谨的问题意识,又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主动走进社区、学校,观察社会现象,发现热点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用青春的视角为城市治理和校园管理注入新活力。章瑛说:“这种小主人翁精神正是时代新人最宝贵的品质。”
最终,来自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曹杨中学、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的4个学生团队荣获一等奖,其余6个学生团队荣获二等奖。
此外,会议通报了普陀区协商民主学生实践体验基地自2023年启动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与推进情况。普陀区政协持续优化“基地+导师+课题+转化”模式,通过全国、市、区三级委员联动,搭建专业指导矩阵,实现课题方向精准定调、委员资源精准匹配、课题质量精准优化,联动委员工作站、工作室等资源,织密沉浸式实践网络,将实践纳入思政课程,推动多篇课题成果转化落地。
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