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关于“增高奶粉”的报道引起热议。这些奶粉暗示能让儿童增高,以此作为宣传卖点。实则,所谓增高效果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即便在保健食品范围内,国家也从未批准过“增高”这一功能。
这样做的奶粉品牌,不是一家两家,而是不在少数。一个行业是否健康向上,观察其向公众输出了什么样的认知,就能略知一二。奶粉行业输出的某些认知,其实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某品牌喊出“冲刺一八零”的口号,还有索性用“一米八八”作为其奶粉的商品名,更有在名字中植入了“一米九九”。这是在制造焦虑。
有的品牌宣称“月涨2公分”,有的品牌报告显示持续60天饮用儿童配方奶粉后,干预组儿童和对照组身高差距达到30%。这何止是制造焦虑,恐怕已经到了反智的程度。
在网上搜索“孩子几岁以后不用吃奶粉了”,会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后就可以用牛奶代替奶粉,营养来源由奶逐步向饭菜过渡。然而,有些营销账号会说应该吃到3岁,有些会说应该吃到12岁,有些更是夸张,称“有条件应该一直吃”,“成年了也可以吃”。消费者只是想要简单明了的答案,而相关厂商输出的只有混乱。
众所周知,奶粉主要是由牛奶脱水后得到的。一些商家片面强调奶粉易消化的优点,夸大其营养成分,几乎将其吹嘘成一种“仙药”:上班族适合吃,老年人适合吃,生病了适合吃。看看这些奶粉的包装,可以凑齐26个英文字母:DHA、ARA、OPO、Omega 3……谁知道这些缩写营养物质是什么?以多少比例添加?有效剂量是多少?
这些话术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我有一百个道理让你吃奶粉,吃奶粉对你有一百种好处,反正你不吃就是错过了。猜猜哪个行业也有这种话术?对,就是经常用400号码给你打电话的那个。
制造焦虑、反智、混乱、夸大……奶粉行业输出的某些认知,和我们提倡的良好育儿环境,能匹配吗?
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